开学季 | “双减”之下,如何科学控制孩子近视发展

2021-09-03
来源:


9月杭城各大中小学迎来了开学热潮,随着“双减”政策的落地,孩子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了,但眼睛的负担减轻了吗?

2020年,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.7%;其中6岁儿童为14.3%,小学生为35.6%,初中生为71.1%,高中生为80.5%,2020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(50.2%)上升了2.5%。


近视了该怎么办?


1、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眼科进行视力检查,并由专业医生给出相应的矫治方案。

2、定期复查,配戴适合自己的眼镜,该换镜片的换镜片。

3、如果近视进展较快,可选择配戴角膜塑形镜(OK镜)。目前角膜塑形镜已成为度数快速增长患者的首选控制方法,一般在8岁以上,600度以内可以配戴,通常夜晚睡觉配戴8小时,次日一整天都可以维持较好的裸眼视力,并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。近视的控制率在40%~60%。


在配合“双减”政策的同时眼睛该如何做到真正减负呢?


“减负”必修课1: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


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睛疲劳、酸胀、流泪等,重要的是会加速近视进展。“双减”政策中也明确提到要“引导”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,控制使用时长,保护视力健康。

遵循三个"20"原则,连续用眼20分钟—远眺20英尺(6米)—持续20秒。

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,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,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。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应尽量避免暴露于手机、电脑等视屏环境,家长应起表率作用。


“减负”必修课2:“目浴”阳光很重要


大量研究已证实,户外阳光下的活动,可以显著降低近视发生率。建议每天累计2小时以上足量的户外活动。孩子们开学后,可给孩子适当安排周末外出运动,增加户外时长,保护视力。


“减负”必修课3:用眼习惯要跟上


开学在即,孩子们日常阅读写字应遵循“一寸一拳一尺”原则,读书写字需要维持相对稳定的用眼距离和照明亮度,不躺在床上看书,不趴桌子看书写字,不在移动时阅读,不在灯光过强、过暗、反光下看书写字或使用电子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