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作为一个妈妈,肯定想尽自己所能,给孩子最好的治疗。”
——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少儿屈光部主任郑晨瑶
写下这句话,郑晨瑶只觉内心爱意升腾,万千感慨翻涌。渗透六年时光每分每秒的执念,此刻终于画上圆满句号。
郑晨瑶清晰地记得,因为自己从事眼科工作,深知高度近视眼会带来的危害。所以自小对孩子的视力健康问题就十分重视,平时对臻臻的写字姿势、户外活动、用眼习惯都特别注意。然而,在课业压力和勤奋用功双击之下,近视还是不请自来了。
2009年,只有9岁的臻臻开始出现了近视,为了控制度数增长曾尝试过多种方法,比如药水放松睫状肌、配戴双光镜、多焦点框架眼镜、点降眼压的眼药水等相对保守的方法,花样抗击,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,度数依然以每年100度的速度增加。
经过三年的抗击,2012年,12岁的臻臻右眼425度/左眼450度。此时郑晨瑶的技能就只剩下ok镜一项,虽然当时这一技术褒贬不一,明视康也只引进了不到一年,没有太多的临床结果可以参考。但看着马上就要变成高度近视的儿子,还是决定放手一试。
接下来的六年严格戴镜,严格复查。
每次的复查结果都增加了他们坚持的决心,不仅度数维持不变,裸眼视力也始终维持在1.0。没有框架镜的遮挡,这似乎也是孩子保持乐观积极态度的因素之一。
今年7月份复查,18岁的臻臻依然右眼425度/左眼450度,6年期间0增长。
此时他已不再需要ok镜。因为已满十八岁的他,开始为接受飞秒手术做准备了!
最后,身兼母亲与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少儿屈光部主任双重身份的郑晨瑶,还有一些心得想与各位家长分享:
“近视度数越低,应用角膜塑形镜的效果越好。尤其是有一定遗传因素的孩子更应早点使用,即使不能完全加以控制,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。我们很少能够看到100度近视不再增长的孩子,更多的都是后悔应用这项技术晚了,或以前听说过没有及时用,现在的度数比3个月或半年前增长了很多,有些甚至因为度数增长过快,超过了600度,失去了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机会,遗憾万分。”